眼前浮现出恩师刘伯温那慈祥和蔼的面容,以及那些年在书房中,恩师孜孜不倦、循循善诱的身影。

    泪水,在这一刻,悄无声息地滑落,滑过坚毅的脸庞,滴落在冰冷的石板上,瞬间被无声地吞噬。

    ‘先生,大明太子朱标,定不负先生所愿,以黎民百姓为己任,做一位圣王贤君!’

    朱标双手焚香,颔首而拜,在心里默默发誓。

    一代圣君的萌芽,从此刻间破壤而出。

    “先生,我朱樉从小调皮顽劣,只愿自己逍遥快活,幸得先生不弃,教我学识,教我谋略。

    我如今幸领锦衣卫指挥使一职,他日为大明剪除恶疾,还望先生在天上佑我百姓!佑我大明!”

    众人眼睁睁的看着朱樉,一介秦王之身,猛的跪倒在刘伯温灵柩之前。

    “殿下!殿下!家父何德何能,万万不可如此啊殿下,快快起身!”刘漣及一众家眷,霎时慌乱不已,连忙要去扶这位王爷起身。

    “笑话!孤虽为秦王,但亦是先生的学生,学生拜先生有何不可。

    况且,此次,也是有陛下和皇后娘娘的一番歉意,是我朱家对不起先生。好了,不必再多言了。”

    说罢,朱樉推开作势要搀扶之人,自顾自的为刘伯温,这位恩师,磕起了响头。

    “先生,一路好走。”朱樉突然高声喝道,为曾经恩师送行。

    来吊唁的人见到此景,无不骇然。要知,从古至今,以王爷之躯跪拜臣子,为之送行可谓是少之又少。

    此刻,刘伯温的家眷们,皆是被朱樉的一番行径,感动的涕泗横流。

    ‘阿爹,您这辈子,值了。您看见没?大明秦王为您磕头送行了~’刘漣心中感慨念叨。

    ···

    “俩位殿下,恕草民还在披麻戴孝,不能相送殿下。”

    刘漣眼见太子秦王要离去,便随行到院落之外,拱手请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