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很多种,粗略的说就是天时地利与人和,仔细一点的话什么地形啊、谋略啊、外交啊、将军的指挥能力啊、装备水平啊等等等等。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那当然就是士气。
只要一支军队还保有着旺盛的士气,那么即便在面对着十倍于己的敌人,这支军队也会奋战到最后一刻。可如果一旦一支军队失去了士气,那么就算是面对着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敌人,也只能成为一场以少胜多之战的背景板和负面教材。
正是为了鼓舞赵军的士气,所以赵丹才会亲临战场的第一线,为自己的士兵们加油打气。
在其他所有人看来,赵丹的这个举动完全就是没有一点必要的,但只有赵丹自己才知道,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
在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没有过大一统的经历,整个华夏世界都认为每一个国家的衰落和兴起都是有定律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长久的称霸,七大战国注定会长久的存续下去。
从这个定理来看的话,显然一直默默发展壮大了几十年的赵国已经到了应该衰落的时候了。
赵丹的心中很清楚,由于整个历史已经被自己所改变了,所以一旦赵丹战败的话,接下来到底会不会还有秦国的一统天下,这谁也说不好。
如果因为这场失败而让华夏世界的历史出现一个巨大的转折,让战国七雄像历史上的欧洲那样陷入彻底的分裂的话,那么赵丹觉得自己就对于华夏民族来说绝对是一个要遗臭万年的罪人。
所以睢阳城之战绝对不能失败,赵丹必须要率领赵国获得这一场胜利,他必须要让赵国成为统一华夏的第一个王朝,这样才能够让历史再度的回到大一统华夏的正规之中,才能够确定这个注定要最为璀璨壮丽和悠久持续的文明成为历史上的最强文明!
这是赵丹的责任,是赵丹身为一名穿越者对于这个伟大的民族所必须要负起的责任。
所以赵丹愿意为了这样的一场胜利而压上任何的筹码,即便这个筹码是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
……
三十五万大军单单是集结和列阵就花去了差不多两个时辰的时间,当太阳已经慢慢的移动到了距离天空最高点没远的地点之时,一直随侍在赵丹身边的廉颇才终于得到了来自部下的回馈,对着赵丹说道:“大王所有的布阵已经完毕,可以出兵了。”
赵丹点了点头,对着廉颇说道:“大将军尽管放手施为,寡人一定成为汝最坚实的后盾!”
廉颇行了一礼,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开始发号施令:“传令下去,擂鼓进军!”
隆隆的鼓声开始被敲响了,这一场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睢阳之战终于揭开了序幕。
从天空中往下看去就可以看得出来,无论是赵国这边也好还是四国联军那边也罢,两边都形成了一个左中右三军的架势。
在赵国这边,赵丹亲自和廉颇一起坐镇中军,负责统筹指挥整个赵国三十五万大军,廉颇的老搭档老部下乐乘将负责指挥左翼,而另外一名赵国的大将许历则负责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