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小说馆>穿越>都市藏真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古代黄金消失之谜
    汉朝成百上千吨的黄金怎么就突然消失了?

    汉朝的黄金到底到哪里去了?

    有人说主要是塑佛像贴金用掉了,这个理由似乎言之凿凿。不能说没道理,佛教在东汉明帝(公元58~75年)时期传入我国后,用以涂金佛、写金经,消耗了大量黄金,而这样的消耗与造器物不同,是不可以回收的,因此使黄金日少一日,逐渐缺乏。

    佛庙寺院在中国的发展,在魏晋初期才形成气候,至南北朝时期达到昌盛。黄金大量用于佛像和法器。应该是在佛庙寺院发展起来之后。

    而中国黄金失踪,在西汉中期佛教尚未传入时就已经开始,所以说黄金用于佛教不能作为唯一的原因。

    至于说黄金被用于制作器物,更不应是引起黄金总量巨额减少的主要原因。因为黄金在中国古代是称量货币。黄金过多价格低贱时人们铸金为器。黄金稀缺价格昂贵时人们就毁器为金,不应该有黄金昂贵而人们大量铸金为器的道理。

    史书记载,汉武帝开启崇尚奢华之风。这一变化是否使黄金更多地被用于奢侈器物,从而引起黄金的巨额减少?

    所以,最后岳幕灵的结论是,黄金被埋葬于地下,还有富豪官吏窖藏了大量黄金,当然,这也是一种现代人最能接受的解释。

    西汉巨量黄金入东汉后,突然退出流通领域而消失,惟一的答案是,一部分黄金作为各种金器金物随葬或遗落地下,另一部分则以金币形式随富商大贾和各级官吏而埋葬。

    战国至西汉,商人以贱买贵卖手段集中了大量的黄金,而封建统治者则运用国家机器,攫取占有了国家大部分黄金,人们纷纷贮存黄金,大批的黄金被这批人呆滞窖藏。

    如梁孝王死时,“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汉末王莽时,“时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匾,尚有六十匾,黄门、钩盾、藏府、中尚书、处处各有数匾”。

    东汉时窖藏黄金者也大有人在,如董卓“筑坞于眉,坞中珍藏有金二三万斤,银**万斤。”

    而且从后来出土的钱币看,中国历史上窖藏金银珍宝之量大,确实惊人。

    为什么他们贮存巨量黄金而没有用掉呢?

    一是掌握大量黄金的商人贮藏黄金以备用,二是西汉未年爆发了农民大起义,窖藏了大量黄金的富豪官吏,或死或逃,从而使其窖藏的黄金,如纳粹德国隐藏的巨量黄金一样,无从可考。

    还有些人说西汉黄金是黄铜,但这种理由也站不住脚,有很多人认为,史书上所说的西汉巨量黄金,其实并非真正的金,而是黄铜,相信这种说法的人也有很多,但只是几个简单的例子,就让这种说法站不住脚。

    说西汉黄金是黄铜,岳幕灵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缺乏根据。

    因为汉代时,金、铜的区别极明显,汉人从没有把金称为铜的例子,也从无“黄铜”之称。

    而且黄金与铜币的重量单位和名称也不同,秦汉时代黄金以“斤”、“镒”为计算单位,而铜钱则称为“铢”或直接称“钱”,西汉时金与铜的区分是很明确的,如管理金矿的称“金官”,管理铜矿的称“铜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