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来来往往,船员也换了又换,他的音乐搭档也是一样。好基友胖子麦克斯,最后也下船离开。唯有一九零零,还坚守在船上,直到最后的一刻。
世界的大环境,对船上生活的影响也有细致的表现,秦放歌也还是用冷静的风格陈诉事实。当经济危机发生时,即便是向来出手阔绰的头等舱乘客,也都囊中羞涩,而三等舱的乘客就更不用说,船上的窗帘桌布都被扒拉得精光,变成他们身上的衣物。
而当席卷整个人类的世界大战来袭时,弗吉尼亚同样是没办法置身事外的,此时,船龄已经老迈的弗吉尼亚也不负当初邮轮时候的风光,被征用做医疗船。
原版的电影中,托纳多雷对此只是用一九零零的嘴一笔带过,但秦放歌认为这同样是造成一九零零不愿意下船的重要因素,也就精简其他的东西,也特意拍摄了这期间的戏。
这也远比一九零零和麦克斯打嘴炮来得更有说服力,在战争期间,一九零零也坚持演奏,即便没有人再跳舞,轮船也遭到炮火的轰炸,他都一直在演奏。他的音乐,能让人们的新奇变得好起来,对于那些伤病患者,甚至是即将离开人世的人,音乐所带给他们,都是非常高的享受。他们甚至不介意船上的风浪颠簸,只要有音乐,对他们来说就相当满足了。
很多伤员最后所见到的,就是一九零零,他这一生,虽然没有登上陆地一步,却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甚至作为天堂的领路人。但他自己,却像从出生也从未死亡,天堂的名单上,也找不到他的名字。
关于秦放歌想要在其中表现更多的东西,穆齐奥洪州詹姆斯胖子还有徐新怡他们这些剧组主创团队,都是把他的剧本小说都读得特别透彻的。他写得其实也相当明白的,也把这些美丽的词语中的小部分,用在了电影的对白和旁白中,但一九零零的情感却是他们所能理解的。
你想说,你知道即将到达,如同深谙如何弹奏音符一般。
沧桑的面容,美丽却不疲倦。
在船上,没有灯光,只有那穿透进来的星星点点,谁知道黑夜又是怎样。
苍白的手,精心缝制的外套,锃亮的皮鞋。
他,还没有下船。
明暗恍惚中,他好像一位王子。
还没有下船,他,要其他的一切飞上天空,坠入大海深处。
壮丽的结局,所有人都在岸堤上观望,盛大的焰火,永别了,落幕了。烟和火,最终,只是骇浪一片。
在被黑暗吞噬的船上,他的声音是最后的记忆,孤单、悠长地回荡。
整座城市……望不到边际。
结局,请问,能看到结局了吗?
只是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