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克扣自己粮饷的将军,谁又会发自内心的佩服他,崇敬他,上了战场会之后又会听他的指挥,追随他左右呢?
另一点,平时或许还好,若是当了战场上,将军如果不上阵作战,不冲锋在前起到带头作用,将士们是很难有士气的。
所以古时候更强调一线作战的将军和将士们的个人武艺以及作战水平。
计谋之类的东西,虽然也有很大的用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战争,都是基本的军事实力强弱决定了胜负的,利用计谋取胜的战例虽然出名,却只是少数。
所以将军参与实际战斗,一支军队的战力就强,反之,将军都不冲锋,将士们就更心里没底了。
杨怀仁作为大帅,和下边的将军校尉还是有所区别的,将士们也知道大帅并不是个武人,和那些武艺精湛的将军们不是一类人。
一直以来,除了在清平关上,杨怀仁还真没怎么亲自上过战场作战,更多的则是用他的小聪明小智慧小点子,来帮助大军在战斗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所以杨怀仁平时只是站在后方观战,将士们心中也没什么好说的,何况因为他现在的地位超然,将士们也不想他出什么意外。
但今天杨怀仁的表现有些不同,将士们都知道疫病的厉害,有时候即便是离感染疫病的人还有一段距离,都会被传染上的。
当他们看到杨怀仁奋不顾身地独自冲上去之时,难免心中感动了,虽然他们不一定懂得舍己为人这个成语,但这一刻心里的感觉,却就是这样的。
杨怀仁这么做也不是他鲁莽,他自然知道有些事不得不做的道理,但就算要拼命,他也要顾忌家中的母亲妻儿,还有那么多指望着他吃饭的人们。
所以他的行为,其实都是在他的判断力觉得问题不大,他才会下决心去做。
就在爆炸声停止,乌蛮死士纷纷落入大坑之中之时,杨怀仁趴在地上抬头仔细瞅了一眼那些乌蛮死士,想通过他后世的见识,来判断一下他们感染的疫病,到底是什么类型的。
他看见的是,那些乌蛮死士似乎身体并无大碍,骑马冲锋的时候也是非常勇猛顽强的。
毕竟他们接触了疫病只有一夜的工夫,还不至于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体内的疫病病症爆发出来。
不过他还是得到了不少重要的信息,几个乌蛮人明显有流鼻水和嗓子不舒服的症状,脸色也有些发白。
杨怀仁看着他们一个个甩着鼻子水的样子心里觉得好笑,同时也觉得很庆幸。
因为他没听说过得了霍乱啊鼠疫啊天花啊之类的严重的瘟疫的感染者,在一天之内会有喉咙发炎和流鼻子水的症状的。
而有这种症状的,还在一夜之间就能让人发病的,似乎只有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