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小说馆>修真>锦绣大唐之长安 > 第一千九百二九章 儒学是个小姑娘
      “那是……国运变好了?”

      孔颖达迟疑着问道。

      颜师古笑道:“那却是不知,若我颜师古大奸大恶、与国有罪,阳寿已尽却再续生机,自是国运变坏。若我颜师古与国有益,生死荣辱能够与国运羁绊,那自然便是国运变好。”

      孔颖达点头:“虽然你这小子一辈子没甚成就,不曾建功也不曾立业,但是对于大唐文学来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正面影响的。”

      颜师古不满:“厚此薄彼、尖酸刻薄,此兄长之所以蹉跎岁月、为老不尊也!”

      孔颖达没心情与他相互挖苦,挑着雪白的眉毛,问道:“所以你到底要说什么?”

      又是人运又是国运,总不会无的放矢吧?

      颜师古正色道:“当今之天下,正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外、六合八荒,正可谓日新月异,大唐之兵锋横行寰宇,四海之钱帛汇集九州,吾等不能坐失良机、踟蹰不前啊!”

      他指着远处山坡隐约可见的暖棚:“放在以往,你可曾想过会有此等高产之作物遍植各地?仓廪足而知礼仪,越来越多的人吃饱饭,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富足,若是吾等儒家不能与时俱进、积极进取,或许有朝一日便会如百家争鸣之后那些逐渐落寞的学派一样,被滚滚向前的浪潮冲垮、湮灭。”

      战国之世,百家争鸣,何以到了最后只余下儒家光耀当世,余者或彻底湮灭、或苟延残喘?

      是儒家之学说当真独步天下、冠盖当世?非也。

      之所以高歌进取、所向无敌,势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所以秦王一扫六合、统一九州,所以汉王廓清环宇、再定神州。

      彼时儒家自我阉割、曲节媚上,正好附和君王统治天下、安定人心之策略,遂卖与帝王家。

      如此,历朝历代,想要安抚人心、想要稳固统治,非儒家莫属。

      孔颖达沉思良久,问道:“如何与时俱进,又如何积极进取?”

      颜师古道:“以往之华夏在于大一统,故而我儒家之核心无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如今之大唐,举国征伐、戈矛向外,所有人都在积极开拓番邦异域之利益,故而我儒家之核心,当在于‘内圣而外王’!”

      国家统一之时,儒家顺应形势,一举而为百家魁首。

      国家开拓之时,儒家更要顺应潮流,更改核心教义,以便于帮助国家的文化霸权、驯服番邦,使得儒家始终占据大义名分,确保自身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