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一座新城,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更何况,还是一座以商业城市为目的的新城。

    好在书院可以解决这个烦恼。

    早在方静之来到苏州之前,建筑系的先生学生们就早早的过来开始了自己的勘探工作。

    有着朱标开具的证明,所有的准备工作自然是畅通无阻。

    不仅如此,所有参与勘察的学子都收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

    百姓们不懂什么大道理,新城建好与否会带来多少好处,他们想不到那么远。

    但是他们知晓谁才是真正的对他们好的人。

    老朱家到底是天高皇帝远,他们除了对马皇后这个红薯娘娘,对老朱家其实没有太多的感情。

    但是对书院有。

    他们亲眼看到书院的小先生顶着烈日在田里指导他们种植红薯。

    看到小先生在劳累之余,依旧不忘带着庄子里的孩童读书认字。

    所以对于书院,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对方静之这个书院的院长,更是无比的推崇。

    所以当方静之说要建新城,要征收土地的时候,老百姓们毫不犹豫的将自己赖以为生的土地拿了出来。

    他们相信他。

    相信他的保证,新城建好以后,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对于新城,方静之也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的大明,依旧是个一条腿走路的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