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大米那也是出了名的好,尤其是熬粥吃,浓浓米香,吃起来还有一丝丝的甘甜。

    根本就不需要小菜,那就能吃上一大碗。

    尤其是郎父郎母,对这大米粥更是情有独钟。

    “这米就是咱们不远的地方产的。虽然不是出自五常,但是也差不到哪里去。”姜兰介绍道,“我们用自家种的黄豆去换,或者直接去买,价格实惠,米还好吃。”

    “郎大哥,嫂子,等到今年米下来了,我给你们换点去。”

    “这就不用了,太麻烦你们了。”郎父郎母摇头拒绝,不给人添麻烦。

    “啥麻烦不麻烦的,不就是点米。不是我吹,确实好吃。前天晚上咱们吃的米饭也是这个大米的。”

    白叶和白安安也在旁边劝着,“不麻烦的,我们家咋都得去换的,自家那几亩地就没种粮食,都是大豆、苞米和菜地。”

    白家的地不多,这个白叶知道,因为他们家祖上不是这里的人,好像是在他爹幼年时期过来的。

    至于他爷爷,他打小就没见过,家里也没有一张照片。

    因为不是本地人,所以虽然到了这个村子里有了安身之地,却也和人家世代扎根在这里的人不一样。

    但是不管是白奶奶,还是白老爹和姜兰,对此都没有什么不满。

    主要是,土地如果再多,也伺候不过来了。

    现在的几亩地,种的苞米和大豆,苞米用来粉尘大小茬子,还能拿出一部分去换东西。

    大豆则是可以用来去邻村的小油房换油,换豆油、花生油都可以,就是价格不太一样。

    剩下的菜地就是足够一家人吃的,其中一部分种大白菜还能用来冬储。

    “那也行,咱们到时候直接找个物流拉回去。”郎父推拒了两次,也就应下了。

    再要死乞白赖的拒绝,就有点不好了。何况这米是真的好。

    而且再有两个月,东北的大米也要下来了,到时候弄一批新米,多花点钱都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