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边也是有不少的朝鲜族人的,所以一说自己要做什么,卖调料的摊子就知道要买什么调料,方便的很。

    买回来的本地的小毛葱,切了一小盆,这玩意提味是最好的了。大葱也切好,甚至连两种辣椒面都按照摊主说的比例调好。

    米泡的差不多了,放锅里开蒸。

    另一边有那几大厚片牛肉,骨头汤也有了香味。

    打开煤气灶用小锅烧热倒油,将牛肉粒倒进去小火慢炒。

    这牛肉是之前陈家送来的牛肉,比较肥的都做成了红烧牛肉,腱子肉则是做成了酱牛肉。剩下的这十来斤牛肉属于比较瘦的肉,白叶索性多倒了点油。

    牛肉要么吃肥一点的,要么就是酱牛肉那种花腱子。

    这种瘦肉的地方就是要多放一些油,否则不好吃的。就算是吃馅,都是要用油来打馅,肉才会特别的润滑喷香。

    牛肉炒香变色,就开始放毛葱粒。

    牛肉和葱头那是绝配的。吃肉饼,吃包子,甚至就这两样食材炒在一起,那都是嘎嘎香的。

    陆陆续续将其他的调味料,如辣椒粉、泡开切碎的苏子叶,还有大葱都倒进去继续翻炒,当然还不能少了摊主极力推荐的牛肉粉。

    这东西不加,仿佛就缺少了几分延边的风味。

    简单的翻炒还不行,还是要加入汤再咕嘟一下。

    这时候就要加上他们刚刚熬的牛肉汤了。

    其实牛骨头汤的火候还差一些。不过有那几块牛肉在,这汤做牛肉酱倒是够味道了。

    随着骨头汤加入,这味道越发浓郁,让家里人都来厨房门口路过。

    丫丫和辰辰更是丢下书本跑了过来。反正他们的寒假作业也写的差不多了。

    两个小家伙眼巴巴地站在那里,看着白叶将牛肉酱出锅。

    那可真是好大的两大碗,毕竟那一块生牛肉有十来斤,就算是切了一小半,剩下的也有五六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