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小说馆>科幻>民俗秘闻录 > 第十三章 洗寨
    西独?

    寨子里的人都起来了,跑到田边灭火,好在烧的是一片荒田,把旁边的草拔了隔出圈空地,火就没办法蔓延过来了。这一遭把寨子里的人吓得够呛,这里都是木楼,又都十分贴近,要是燃到寨子里就跟火烧连营一样。

    人们议论纷纷,说的是苗语,我一句也听不懂。倒是反应过来“西独”是什么意思,“西”的意思是妖精,“独”的意思是火,“西独”就是“放火烧毁人家的鬼怪”,是台江苗族迷信鬼怪的一种。据说共有十二个,都是女性。西独来了就要烧房子,晚上看见“火星”飞过落在村里或村里失火了就是要祭它。这种祭鬼活动又叫“洗寨”。

    我问布洛这些人在议论什么。

    “洗寨。”他说。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民众认知水平的提高,各种祭祀鬼神的活动逐渐消失,没想到这里还有洗寨的旧俗。

    第二天准备好了祭物,还真的进行了洗寨,首先是四个人逐户灭火和收煮饭供祭的米,其中两个人抬着一桶水,一个人拿着瓢,还有一个人负责收米。我待在杨明英家里,那四人进到屋里,先是舀一点水淋在火坑里,然后拿瓢的人抓火坑的一点灰放在瓢里。收米的人则按比例收米。家家如此。

    逐户灭火收米完毕后,几个人就把一个猪头和其他祭物搬到祭鬼场去。杨明英说以前洗寨用的是整只猪,现在都改用猪头了。以前抬猪的时候寨子里的成年男子都要一块去,现在几个人去就行了。

    我很想去祭鬼场看看鬼师是怎么样的,就问她我能不能去,杨明英又去问他爷爷,她爷爷说以前是不可以的,但现在没那么严了,可以去。我和布洛就跟着搬祭物的人前往祭鬼场。

    祭鬼场其实就是寨子外的小溪边,没什么建筑物或设备。我想看看鬼师在哪,张望了一圈,就只有一个十四五岁的小鬼在桌边摆祭物。我问一个中年人鬼师在哪,他操着生涩的普通话告诉我那个摆祭物的小鬼就是。

    我相当震惊,不是要求四十岁以上才能当鬼师吗?不对,好像是有那么个说法,据说因为和鬼打交道会缩短寿命,年龄到了四十岁就算老了,鬼也不要他,如果真的想在年轻的时候当鬼师,就要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开始,这种年龄当鬼师,鬼就会认为他是一个能干的人而不敢去要他,他就不会因而夭寿了。

    现在人们求巫现象越来越少,很多苗族村寨的巫师都是年事已高,并且后继无人的现象十分严重,真没想到能遇上一个本就罕见少年鬼师。

    那少年鬼师有意无意的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没有一点少年的稚气,他的表情也很冷,如果不是那副外貌,或许我会有所畏惧。

    摆好祭物,并把一棵剥了皮的五棓子树挂上白纸幡栽在少年鬼师的左边,接着少年鬼师开始念咒。现在还不是祭西独,而是祭“戛吓”,向戛吓交代祭物,我不晓得戛吓是什么意思,大约也是鬼怪的一种。

    三个穿着苗服的年轻人从远处走来,来到少年鬼师的桌前,逛了一圈,除了少年鬼师,其他人就跟没看见一样。我既惊讶又疑惑,来到这寨子除了杨明英就没见过其他的年轻人,现在一下子出现三个,而且相貌都有几分英俊。但这和我所知的洗寨过程不太一样,没听说要有穿苗服的年轻人的,当然不同的地方都会有所差异,这也许是这里独有的特色。

    那三个年轻人疑惑的打量了我一眼,走到一旁坐下,议论着什么,他们的声音非常低,我什么也听不清。不过他们说的应该是苗语。

    鬼师念完咒语,人们就开始杀鸡,把毛烧完洗净后,把鸡和米放在一口小锅里煮,肠子不一块煮。

    接着进行下一场祭西独,向西独交代祭物,把十二个酒杯摆在地上,灰瓢摆在酒杯行列的一端稍上前一点,再摆上师米和卦,少年鬼师蹲下来念咒。

    又是十几个女人从远处走来,同样青春靓丽,穿着银光闪闪的盛装,有说有笑来到桌前,少年鬼师神情肃穆起来,其他人仍旧一副看不见的模样。女人们看着猪头,露出不满的表情,议论纷纷。她们的目光忽然转向我,紧接着低声议论了一阵,就要向我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