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国‘不倒’国相王安石的宰相府邸就在西湖断桥边,烟雨之中,青檐碧瓦,简朴之中却又不失威势,朱红的大门口,一位青衣老者眯着眼睛,似乎是在观雨,老人的须发已经银白,虽然是布衣青衫,可依然无法掩盖老者雍容华贵的气质。
“师傅,我回来了!”远远的,我就滚鞍下马,拜在老者之前,前些日子奉师傅之命去调查最有希望成为大宋储君的康王爷赵构,这个处于大宋政治旋涡中心的皇嫡长子,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各政治势力的焦点。
“回来了?”老者安详的端视了我一会儿,微笑道“紫阳你又长高了!与康王相处这些日子,感觉此人如何?”
“师傅,康王忍而不发,是个刻薄之主,虽然有些小聪明,但是绝对不是做国君的善选!”我回答道。
“紫阳,现在边关告急,我已经为你讨了一道圣旨,让你前去镇守大散关!”老者回头看了看为风雨摧折的菊花,叹道“纵是傲霜寒梅,也难禁风雨交加呀!大势虽不可违,还望你能守住大散关,否则,一场兵祸在所难免呀!”
“师傅,大清康熙贸然派遣平西王吴三桂调集大军30万,犯我边关,实在是有些蹊跷!但是,据我估计除去留守云南的,吴三桂军真正开拔过来的大约也就在22万左右,不知道我军大散关现在兵力如何?”我想了想“还有,大散关附近大清八旗兵以及我宋军友军,分布又是如何?”
“大散关久为战火洗劫,现在兵不过3万,将不过数员!”老者叹了一口气“周围虽然有宗泽的10万大军,却和八旗的7万大军在马鞍山一带互相牵制,谁也动弹不得!”
“师傅,我明白了!我马上赶赴大散关!”
“且慢!你最好先去兵部一下,挑选几员部将,顺便要些空的诰封去!”老者把一枚晶莹剔透的翡翠玉佩交在我的手里“这是我的信物,以此物为证,紧急关头你可与宗泽联手!切记,大散关之战易速不易迟,易攻不易守!切记!”
“是!”
兵部大堂。
几个堂官在闲扯,只有一人蹲在墙角,而且神情很是紧张。
此人倒是有趣,且问问他!
“兄台,你在看什么?”我轻声问他。
“嘘!”他头也不回,只是嘘了一下。
“兄台?请问?”
“吵什么?你没看见战事很是紧张么?”他回头微笑了一下。
“战事?”我仔细一看,原来墙脚一群蚂蚁正在向一只瓢虫进攻,前冲、后退、掩护、迂回,瓢虫虽然勇捍,但是渐渐的力之不逮,终为蚂蚁所擒!
“和和,你找我有什么事情?”那人笑眯眯的转回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