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良表达蒯氏归附之意后,仍旧退居幕后。
其弟蒯越怀着忐忑的心情入了刘备府,被刘备奉为上宾,并明确表态,过去过节,既往不咎。
蒯越也心悦诚服,躬身下拜,终称主公。
除此之外,仍有不少荆襄名士已在投奔的路上。
这些人和蒯越一样,原本有意投奔曹操,但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依附刘备。
刘琦明事理,知进退。
借为父守孝之机,将荆州事务全权委托刘备。
刘备坐于襄阳府堂,再举目向下看去,不禁感慨万千。
一干文臣武将终于站满了府堂。
帐下文士以诸葛亮为首,身后有蒯越、伊藉、孙乾、简雍、马良、习祯、庞山民、夏侯纂、李珪、樊伷、刘琰等等十几位。
这还不包括徐庶。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
虽说和这些士族相比,诸葛亮似乎根基尚浅,但出山数月,便助刘备以弱胜强,两次大败曹操。
资历不多,但含金量亮瞎人眼。
足以使其位列刘备众谋士之首。
而武将这边,关羽不在,张飞暂列首席,身后是赵云、黄忠、魏延、向宠、夏侯兰、辅匡、傅肜、傅士仁、糜芳、郝普等士。
夏侯兰经赵云举荐,得见刘备。
刘备看到他,亦屈尊相邀,以礼相待,夏侯兰也终表诚心归顺。
当然,也有不愿归顺之人,比如裴潜、王粲、司马芝、韩嵩、傅巽之流,有的转道去了江东,有的仍抱投曹之心,潜至别处,刘备也不在意,更不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