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他秉性的人以为他会变得越发无法无天,坏事做尽,可他却出人意料的没有变成那样。
并非突然开窍了,也非是病愈了,只因他始终记得娘过世时的眼神,娘担心他,就是快死了都记挂着,却从不曾诉诸于口,不曾以自己来挟持儿子改变。
因为她知道那会让他的儿子不快活,也因此,她才会让儿子去见那个男人,只要他护着儿子,便是儿子做了什么错事也还有个人能护着他。
哪怕那错天怒人怨,也比不得儿子好好的活着。
可他却自己束缚住了自己。
除了娘外无人知道他天生性情有缺陷——他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不是会让娘死了都不安心,不知道如果娘活着,会不会在他做这件事时拉住他,所以他只能做娘活着时他做过,而娘没有阻拦的事,哪怕这样的生活让他了无生趣,他也只是一天天这么过着。
庄书晴的出现就像一颗石子落进水里激起小小一片浪花,这是他四年来,不,是他有记忆以来头一遭对一个人感兴趣。
所以他让人查了她。
查到的结果让他意外。
自请逐出门墙,稍好一些的百姓之家也不会要一个这样的女子为媳吧,她对自己倒是真得了狠心。
她明明是打着去京都寻外祖的由头离开庄家,最后却在会元府安顿来,而不是去攀附贵亲,不要说这个年纪的人,就是比他们年长几十年的人都未必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他虽未在京都生活,却也知道京都有那么个董家,那样的人家皆是面子大过天,若是这对姐弟找过去,不说怎么对他们好,衣食无忧却是肯定的,至少无需抛头露面在外面讨生活。
要是她那弟弟争气也就罢了,她还有翻身之日,反之,她这一辈子就白付出了,她不可能想不到这些,还是说,她对庄书寒就真有那么大信心?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她的所为却极能入他的眼。
在知道她怎样步步为营离开庄家后,他就觉得她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强。
娘说过有舍才有得,她舍了青春,得到了一个儿子,死时都是笑着的,因为这是她心甘情愿付出的代价,所以她一辈子活得比大多数人都要快活。
而庄书晴则是舍了她的嫁妆得到离开那个泥潭的机会,他看得出来,现在的她,也很快活。
要是娘还在,一定会很喜欢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