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面对赵子珏的所言,伏念心动了,但是想到藏书楼中,诸位先贤的典籍,他却又不忍将其抛弃。
“但藏书楼中,那诸位先贤的典籍,”伏念思虑了良久,最后对着赵子珏摇摇头。
“大师公可命人将典籍以小篆誊抄,但其原本仍留于小圣贤庄之中,而其先贤的思想则可传播于天下。”赵子珏不等伏念说完,继续道。
听了赵子珏的话,伏念再度沉默,低头沉思了良久。
张良看出了伏念的纠结,微微一笑,上前转过身,对赵子珏道,“若是小圣贤庄推行小篆,岂非与秦国捆绑,届时我小圣贤庄还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
“三师公,书同文此乃大势,自此圣人之言通传天下,此非与秦国相关,而与天下相关,我小圣贤庄能独立于朝堂之外,难道还能独立于天下之外吗?”赵子珏辩驳道。
“三师公出身于韩国,来此齐鲁之地求学应该更能体会文字不同的艰辛,以及书同文的大势。”
听到赵子珏的话,张良微微一笑,随后后退半步,抬眼看向伏念道,“大师兄可还有什么疑虑?”
伏念那还能不知道,张良看似在反驳赵子珏,实际上却是在劝解他,张良所言正是伏念所担心的,而赵子珏对张良的回应,也恰恰是对伏念的疑虑的回应。
伏念点点头,又是一段很长时间的沉默,此举关乎小圣贤庄乃至整个儒家的未来,由不得他不慎重。
“既如此,那明日起,我便安排人誊抄藏书楼的典籍吧,至于课业,自明日开始,逐渐推行吧。”伏念最终点点头,道。
“至于扶苏登门论道一事。”伏念再度看向赵子珏。
“扶苏登门论道为的就是推行小篆,现如今小圣贤庄已经推行小篆了,扶苏自然也不会多加为难。”赵子珏赶紧回道。
“恩。”伏念点点头,看着下方站着的三个人,两个搞事精,外加一个懒散到家,叹了一口气,挥挥手道。“你们还有事吗?没事就赶紧走吧。”
赵子珏、张良、颜路三人向伏念拱拱手,随后后退离开。
刚出房门,赵子珏就对着张良道,“今日之事,多谢三师公帮忙,若非三师公帮忙,单凭我实在难以说服大师公。”
张良摆摆手道,“子珏想要说服大师兄改用小篆,是为了自己能在扶苏面前加官进爵吗?”
“自然不是,推行小篆无论是对小圣贤庄还是秦国,亦或者是整个天下,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更何况,我又不是李斯,用不着靠着背刺、陷害同门来换得加官进爵。”赵子珏站起身来,直视着张良的眼睛道。
“子珏可以为了小圣贤庄,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呢?或许我不能像子珏一样,可以放眼天下,但是小圣贤庄毕竟算是我家,我又怎么能不盼着它好呢,所以不必谢我。”张良拍了拍赵子珏的肩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