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当朝大元怎么能才疏学浅,念,你可别藏拙。”
“既然陛下说了,我便献丑了。”
杨荣拿出了自己写好的诗,早有准备了,他的字工整的很,仅仅这一手好字若是现代语文考试,监考老师得给你破格加上好几分。
“题竹”
竹以比君子,所贵在幽贞。况当冰霜间,而有琤琤声。
掩径翠蔼蔼,拂云玉亭亭。坐令炎嚣月,顿觉凉意生。
我欲截为管,持之献明廷。铿然中律吕,永继韶钧鸣。
杨荣念罢,下方文官们纷纷唱和,一来是给杨荣面子,二来确实是不错,但是文人最是清楚什么样文章诗歌能流放千古,什么样的是上佳之作,什么样的是垃圾。
这首诗达不到千古名篇的程度,远远达不到。
诗是好诗,少了朱棣最喜欢的豪迈壮阔,朱棣觉得配不上他千古一帝的浩瀚声势。
“还有诗吗?”
朱棣眼光扫视一周,眼光最终停留在了朱瞻墡的身上,出征前那句堂堂大明要让四方来贺,虽然是大白话,但是意境到了,自己现在也将这次话搬进了现实,现在的大明真的是让四方来贺。
这时候你不得再来一段?
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巧了么!!你要浑雄豪迈,要浩瀚气势,这东西我上课背过呀。
古言豪放派,多说苏轼辛弃疾等人,气象恢弘雄放,不拘泥小节,古诗词中朱瞻墡最喜岳飞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但是因为现在是明朝,抄宋朝的诗词终究还是不行,满朝别说文官,就是习武的这些诗词应该也都是听过的。
只能抄后来的,那能抄谁呢?
不多说,跪着抄,站着念,老天爷打雷别劈我。
朱瞻墡不负朱棣的灼灼眼光走了出来,众人都看向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