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报就是古代的报纸,类似于如今的每日新闻,每天一期,让更多的人了解大事。
但古代碍于通讯技术的影响,注定不能做到全国接收消息的同时性。
从应天府发出去邸报,到了偏远地方,最快都要接近三个月了。
洪武朝的邸报达不到每日一期,几乎都是用来给皇帝歌功颂德,或者表彰臣子。
韩宜可不畏强权,造福地方,为官清廉,为臣子典范,老爷子就曾用邸报进行全国表扬,号召所有的官员向他学习。
其实,刘三吾挺厚道的,他亲自批复,就等同于他自己出面替燕王说了好话。
可别小看这老头的影响力,他是内阁第一辅臣,实际上的文官之首,天子近臣,而且年纪大,辈分高,威望足,门生无数,他的一句话能代表半个天下的读书人,这也是朱雄英重用他的一个原因。
剩下那一半是方孝儒,这二人都是天下读书人的代表,方孝儒虽然站错了队,但依旧活跃在朝中,只不过坐了冷板凳而已。
听到此话,朱高炽顿时大喜,他立马上前,对着刘三吾恭敬行礼,说道:“我替二弟,替父王,替我们燕藩谢过刘先生!”
刘三吾却不以为意,摆摆手,说道:“老夫是为陛下分忧,世子若是想谢就去谢陛下吧!”
“陛下要谢,刘先生也要谢!”
朱高炽眯着小眼睛,郑重的说道:“这份情,我们燕藩记下了!”
刘三吾叹息一声,没有说什么,经过此事,你们燕藩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了。
朱棣坐在一旁也想道谢,但面子上下不来,也就没动,心中长舒一口气,总算有个结果了。
湘王朱柏出言道:“既然如此,此事就此定下!”
说罢,立马转身,对着小太子朱文珏拱手行礼,说道:“殿下,高阳王之事已臣等商议完毕,朝廷立刻召回高阳王,由燕王亲自刑鞭五十,囚禁宗人府一年,剥夺王爵,保留皇室身份,燕王以邸报的方式向天下读书人赔罪!”
众人齐齐把目光投向这位从来没有参与过朝政的小太子。
朱文珏同样看着他们,眨了眨眼,问道:“高阳王犯什么错了,为什么又要打又要囚禁,他是杀人了吗?”
朱柏一本正经的说道:“回殿下,高阳王劈了圣人牌位,惹怒了天下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