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让别人给你帮忙,就一定要了解对方的为人和品格。
“是这样的,当年我们曾在一起游学过,那时候我二十多岁,令狐四十左右,也算是有些交情的。”李商隐把自己跟令狐之间的关系说与张威。
张威听罢,立即开动自己那个飞速旋转的大脑,开始想办法了。
在没有穿越之前,他就是以鬼点子多而著称于列位同学,不知编过多少故事哄老师,想过多少办法对付校长,更想过无数的措施、办法、计划、困难、优点等来对付含辛茹苦培养自己的父母。
今天来到这大唐时代,竟然要想办法帮助著名诗人李商隐。
哎呀呀,我真是太伟大了,穿越千年竟然跟李商隐、温庭筠这样的大人物挂上了关系。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难道上天真的要我来到这大唐时代帮助这些默默无闻的大文豪成就大业吗?
张威想了想道:“李兄不是以文章著称于世吗?你何不给令狐写一首诗歌,或者写封信,顺便表达一下你的意愿,我呢利用自己令狐府伙计的身份想办法把这首诗歌递到令狐手中。二位兄长以为如何?”
写信给令狐,表达自己的心意?
温庭筠听罢望着李商隐,目光中满是许可,“我看如此可行,李兄意下如何?”
李商隐想了想,对张威道:“贤弟说的有理,我也认为可行。”
写信或者文章向权贵表达自己意愿,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文人最常用的手段。
毕竟大家都是文人吗,那就用文人特有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总不能让李商隐这样的文人半夜提着东西、揣着银票、抬着装满金银珠宝的箱子去人家里给人家拜年或者是给孩子发压岁钱吧?
那样是不是有些丢分呢?
而且李商隐也做不出来,更重要的是他也没有那么多的钱财。
既然是文人那就用文人的方式解决。写文章我拿手,看文章你令狐也不差。
李商隐微微点点头,“温兄说得对,我也觉着张贤弟的办法可取。”
在这个问题上,三人很快就达成了一致。
哈哈,我真是太聪明了,想出来的办法竟然能够得到两位著名诗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