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回“家”(下)(1/2)
每日推荐:
[清穿红楼]总有刁民背刺孤 ,
可惜没如果 ,
州官放火小说 ,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
如此迷人的她 ,
民宿:禁欲体育生 ,
恋父癖 ,
闪婚强爱:老公,你好棒 ,
一觉醒来我结婚了?! ,
预谋心动
直至今日,兄长而立之年未婚,我和姐姐也不曾有想结婚成家的心思。
我幼时至大学离家四年,都未曾对父亲和父爱深有感受,或许有过,只是太过普通,微小,或者是因为年久而忘却。
上次吃席还是十一二岁和母亲回老家,时隔十三年,我身临一场在这片土地上热烈进行的中式农村婚礼。
宴席上和伴娘们小酌一口,流水样的席面和大致相同的菜色是这里婚宴的标准。
下午,婚礼结束,我们娘家人闲聊时,我听着堂妹那几个已婚和有孩子的朋友讲讲经。
我问道“如何在婚姻中把持度?”
有个胖胖的很可爱的女孩子说;“小作怡情,大作完蛋”,大家都笑出了声。
生过孩子的那个女生叮嘱堂妹和我们几个未婚的女孩“要想日子过得好,对一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行。”
我懂她的意思。
这些女孩你一句我一句的,心里都有着自己的小小算盘,她们对彩礼,婆媳关系,资产所有者等一清二楚。爱对于她们而言好像没有那么重要,能实际紧紧握在手里的东西才来的实在。能为自己所用的才能让自己感到踏实,感到幸福。
在我看来,这是务实,是清晰。
现代社会,总能听到一些男人们用“现实”和女人绑架。
“彩礼要八万?”“我们在一起6年,你不能为我考虑考虑吗?”“反正我们都要结婚了,以后我的工资卡都归你管,彩礼就算了吧,你和你爸妈商量一下。”“你这种女人真现实呀”
这种是那种呢?
排除极个别心思不纯想要以此来实现“短暂暴富”的女生,大部分女生只是想看男方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只是想婚后多层保障,而“彩礼”是从老祖宗们就延续下来的。从三书六聘,八抬大轿到猪羊粮食,新衣新木到解放之后的黑白电视直至今日的五金电器,礼金,它们的存在都顺应着当时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怎么几百年来都有的习俗到如今就变味儿了呢?
彩礼变成了一个衡量这个女人是否现实,是否值得这个价格的天平;变成了能压死一个男人甚至压垮一个家庭的千金秤砣;变成了新闻和视频上热门又备受争议的话题,变成了一个笑话。
谈“礼”色变。
我读《基层女性》时,书中这样说道,大部分基层男性(大都来自农村或者受教育程度很低),他们结婚只是想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找个女人既当老婆又当保姆,自己自然会活得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