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算再酸再嫉妒,他们也得乖乖地把手机拿出来,给徐铭和丫蛋编辑起祝福短信。
过了年,谁喊谁哥那可不一定了。
现在的他们只觉得徐铭要火,但谁也没想过后者会火到怎样的程度。
台上,徐铭唱完歌,又迎得满场喝彩。
他没贪,在自己的包袱丢出去完以后,就安安生生地跟着师父的节奏走。
见到这一幕,本山大叔眼底更添几分欣赏。
演小品时,最切忌的就是演过了,这样反而可能起到反面效果。
“你叫什么名字?”毕福见问道。
“我的中文名字叫做徐小铭。”
“你还有外国名字?”
“英文名字叫xu、xiao、ming。”
“叫什么?”
“没听明白吗,英文名叫要小命。”本山大叔笑道。
这点他是真笑场了,不过没人看得出来,因为大家伙全都跟着笑呢。
前世这块的包袱设计是小沈阳和小损样,但换成是徐铭来演,自然就变了个设计。
也是这一番对话,让观众彻底记住了徐铭的名字。
不得不说,演员的红与角色名字也大为相关。
像徐铭这种直接叫本名的,到时候演完了观众也好认。
类似沈藤那种,演郝建出了名,反而要费劲巴拉地摆脱这个标签,让大家重新认识到他叫沈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