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兄,某佩服的人不多,你算是一个,某还等着你病好,再一起驰骋沙场,为我大唐开疆扩土!”
李靖一杯酒下肚,微醺的脸笑的很是开朗。
这一年来,因为难以忍受的伤病和对前路的迷茫,李靖心中一直积蓄难以诉说的郁气。
但在此时秦琼的真情流露下,这股沉闷转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阔别已久的轻松感。
心情前所未有好的李靖,连连拍打秦琼的手背,郑重承诺道:
“好好,会有机会的,定会有的。”
然而,在场的众人谁都没有察觉到,在李靖身后隐藏着的李斯文,悄悄地向秦琼竖起了大拇指。
那日得到王德捎来的口信后,李斯文便连夜去了几位国公家询问李靖的情况,得到的消息却不容乐观。
按理说只是腿病,怎么也到不了卧病在床的下场,听完几人的诉说,李斯文才确定了原因。
这一年的李靖因为闲赋在家,情绪不佳,这才导致了身体机能变差,免疫力降低倒是多病并发。
于是便和秦琼排练了感同身受这出戏码,却不曾想机会来的这么突然,但好在秦琼发挥超常,一切稳重向好,直接激起了伤患低落了一年的心气。
......
延思殿内灯光摇曳。
李二陛下端坐在案几之后,看似平静的等待着正在梳妆打扮的观音婢,实则已经全神贯注的,看起了李斯文献上的那份制煤手册。
这份手册是由李斯文在大朝会时,在延思殿这里直接呈献给观音婢的,他也是事后才得以一见,其中详细记录了制煤的流程和技术要点。
但对于李二来说,这些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
作为皇帝,他深知各司其职的道理,工部的工匠们自会操心制煤法具体的实施工作,无需他这个外行亲自插手。
真正让他入迷至今无法自拔的,是那一行行清瘦潇洒、自成一派的字迹。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爽利劲儿,让人过目难忘。
他多次听闻李斯文的书法的神俊,但之前只有两次机会欣赏他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