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面走过来个扛着锄头的女社员,哎呀呀的叫唤起来,“徐老太啊,可算回来啦。”
徐春娇‘哎哎’的回应着,嘴了一句‘回来了’
那女社员往远处一指,“今儿没看到进棚,水仙搁加工厂里呢。”
徐春娇再‘哎哎’的应着,叨叨正好要过去呢。
女社员还得追问几句‘吃饭了没有’,末了兴致勃勃主动要去喊二妞。
没走几步路再碰见别的社员,依旧是哎呀呀的叫唤着总算是回来啦,然后指一下加工厂的位置表示你大儿媳在加工厂,最后热情万分的追问吃饭了没有,见着二妞了没有…
打招呼的内容就跟套了模板似的。
来回几次以后,小老太半低着头步伐明显加快,一路带风的从小路往加工厂走,一下子就拐没影了,无视了后边殷切的一声声‘奶奶’
闻讯赶来的其他社员就只逮住了牛建国和大妞。
其实因为老牛头结婚晚,生孩子也晚,以至于老牛家小孩子辈分比较大。
可年纪搁那摆着呢,搁路上甭管碰着谁了,几个孩子都得先说话问候一声。
已经瞧不见亲奶奶的身影了,大妞和牛建国喊迎面走过来的社员一声大娘,老气横秋的问人家溜达啊。
乡里乡亲彼此之间打招呼还真有模板。
平日里人家‘啊’的一声就算是回应了,多半会再反问一句干啥去啊~
这会就老老实实回答干啥去,再面带微笑从容离开的擦身而过,这就是一次完美且挑不出错来的打招呼。
这次两孩子毕竟跟着老太太刚从外头回来,还得多受几句追问才走得脱。
迎面又走过来个大爷,牛建和大妞赶紧热情的迎上去叨了句“爷爷,干啥去啊。”
末了乖巧微笑等人家答话,完成日常打招呼流程后好走。
那大爷瞅都不瞅两孩子,目视前方,背着个小手‘啊’了一下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