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高级别的军官升迁,本身枢密院说了就不算,那要报皇帝批准。
至于皇帝批准的事……
其实在这时期也和高俅批准差不多,一般都是踢球的时候就说好了。
说起来,童贯狗日的拜宣抚使出阵之际,也是请高俅老爹去喝了几顿花酒,送了好多礼。
没办法,这个时期以高俅在军中的控制力和威望,没高俅点头的话,童贯带去的捧日军和天武军基本就是磨洋工,不太好指挥。
此外高俅的半个门生种师道的十五万精锐,也能轻易就把童贯架空至死,还打个蛋的仗。
有这么好做的抚远大将军啊?
偏偏童贯不是那种好大喜功怎么死了都不知道的愣头青,又奸又聪明,他知道要做事要想打赢西北,就要拜高俅的码头、舔一番。
于是把奸贼高俅舔爽了,奸贼童贯也就西北大捷了。
所以这次宋夏之战,还真属于两个坏人狼狈为奸谈好了利益后,放手让种师道陶节夫无后顾之忧的打出来的硕果。
可惜的在于,内忧外患已经很严重。
再打下去的话补给一断,西北大军就要出乱子。
小高猜测以童贯的奸诈而言,他还真未必喜欢站蔡京的队。
所以童贯同意停战、提前回京帮老蔡的复出事宜操盘,其实是对西北战局“提前止盈”的思路。
万一!
万一真的后方匪患严重导致粮草一断,西北的利益,就等于从涨停板直接拉跌停板!
那时候和西夏和谈,可就不是现在的价格了。
价格如果不好,童贯这个主持西北战事的大将军找谁说理去,这不第一背锅侠么!
于是童贯也摆烂不打了,止盈回来,还可以对复出基本成定局的老蔡相爷顺水推舟示个好,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