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小高衙内老喜欢用“一枚”作为单位来定数小姑娘。
但也不能用没常识和不学无术这类观点来衡量这二世祖就是了。
说起来,就目前听到的这三字顺口文,虽说不上经典和高深,但先生出身的张小娘子其实非常喜欢,觉得真的可以适当修改一下,用这个格式范文来蒙学。
却想不到小高衙内这么大方,居然不敲诈点什么就答应给了?
“那便……代替孟州的蒙学孩子们,先谢谢小高衙内了。”
张小娘子诚心的拱手。
高明道:“不客气。刚刚张小娘子说来找我有事,什么事?”
张纪然不禁脸一红,感情只顾专心的围观他教书,竟把正事忘记了。
张纪?这才道:“我孟州州学,过些日子有夏会,分别在各下院办有诗会、棋会、花会,音会,其中我受邀执事诗会,到时能否请你这孟州现今的大名人赏光到场?”
其实张叔夜和张纪然之前并不想请这家伙。
关键是这家伙现如今在孟州如日中天,而此次州学改建说起来还是他赞助的,又是他的工程队承包的工程。
再加上因二龙山大捷,暑假即将结束,要从老家回京上学的赵明诚听说高衙内在孟州,也扬言要顺路过来见高明。
还有就是,与赵明诚同行的李清照指名道姓说,若小高衙内不参加孟州的诗会棋会,那她李清照也不参加了,因为没意思。
哪想到李清照还是李清照,依旧这么洒脱又直接。
那么这样的盛会赵明诚不是关键,但若少了李清照,的确失色不少。
孟州州学的书生们,可全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就等着一睹李清照的风采了呢。
所以没得办法,只有来请这与诗会格格不入的二世祖参加了。
“不去不去!”
哪知道这样的机会、高明拒绝起来倒是一点不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