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豆已经给村里派活派了一周了,左波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虽然这笔单子会让姜小豆大赚一笔,但是她也不急,主要现在她有存款,还有货,根本就不怕卖不出去。
温暖知青那边的果酱也交货了,又订了两千个酥皮饼,还是各种口味组合的,蛋黄酥蛋卷牛轧糖这些也订了一些,不过温知青好像不是打算往家里寄的。
温暖也透露了一番,她打算送到外省去给朋友的,至于是给朋友还是做生意,姜小豆就管不到了,反正她就做好供货商就行。
十一月已经来到了。
小华小米他们和李老师学了一段时间,姜小豆有空又去听了几节课,觉得小华他们需要再增加一位文学老师。
姜小豆找姜姑姑和李明老师商量。
这一天姜小豆提着一搪瓷的花生猪肚汤,到了办公室,这也是昨天姜小豆去听课的时候咨询过李老师的。
李老师给她推荐了赵老师,说是赵老师的爱人是教文学的,还是那种在报纸上发表过好几篇文章的大佬。
姜小豆一听,眼睛就亮了,别看这个时候写文章的多,但是能被主流报纸看上刊登的人可没有多少,还是他们这样的小镇上。
赵老师的爱人身体不是很好,平时就是靠写文章赚一些微薄的稿费生活养家,姜小豆一听这不是很合适了,怕是会辛苦到赵老师的爱人。
不过李明老师能推荐,可能是有一些希望的,姜小豆做了一锅汤,趁着赵老师来吃饭的时候,过去套套近乎。
赵老师是不在食堂吃饭的,不过也没有人能逃过姜小豆饭菜的真香。
赵老师会打好饭菜到办公室里去吃,吃完就开始看书备课,是一个教课能力很高,对学生很是负责的老师,就是人看起来很严肃的模样。
姜小豆提着篮子走到了赵老师的门口,敲了敲门。
“赵老师,打扰了。”
在认真吃着午饭的赵老师抬起头看她,姜小豆发现赵老师今天打的菜芹菜炒山药和免费的鱼头豆腐汤,不过她的脸上没有任何的窘迫感,似乎吃什么对她都是一样的。
其实也是这个时候能吃上饭就已经是家庭条件不错了,哪里家家户户是姜小豆家里这种条件吗!
不要说七十年代了,姜小豆在二十一世纪,每天的饭菜标准都算是小康家庭。
“姜小豆同志,怎么来了,是小华几个学生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