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嬷嬷紧张了一下,“小姐,这样的话,跟奴婢说说就罢了,可千万别在外人面前说!非议圣上,是大不敬的。”
“放心,我有分寸的。”
康嬷嬷松了口气,又不解,“小姐回京才半年,从未入宫面圣,怎么会知道皇上的性情?”
“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吗?”沈玥有些冷淡,“沈家刚一出事,还未正式定罪,皇上就已经下令夺爵,目的可不止是为‘武安侯’这个虚名。”
“还有什么?”康嬷嬷连忙问。
沈玥没有回答,沉默了片刻。
她压低声音,“嬷嬷不觉得,沈家这一战,败的实在蹊跷吗?“
康嬷嬷怔了怔,神情严肃下来。
“奴婢不知蹊不蹊跷,只知道夫人曾说过,侯爷和三位公子原本定好了时间,准备在京中送小姐出嫁后,再返回边关。可不知为何,就在小姐婚期前半个月,边关突然有急报送来,侯爷和三位公子这才紧急动了身,甚至没来得及亲眼看见小姐出嫁。”
沈玥追问:“急报内容是什么?”
康嬷嬷遗憾地摇头,“是军中急报,只有侯爷和三位公子知道,夫人也不知情。”
沈玥暗自蹙眉。
她父亲是边关主帅,三位兄长都在边军担职,但职位各不相同。
沈玥刚回京时,沈夫人为了让女儿尽快熟悉家人情况,曾细致的给她讲解过。
大哥沈卓云性格沉稳,心思细腻敏锐,精通兵法,但武功却是三兄弟里最差的,因此在边军中通常担任文书和军师一职,并不常上前线。
二哥沈鹤云文武双全,职位也最为灵活变通,有时会帮着大哥一同留在军营,商议对策,处理文书,有时又和三哥沈昭云一起,作为前锋,甚至还没少与父亲沈观山一起,坐镇守城。
三哥沈昭云是天生武才,文墨很差,但武功冠绝三军,是边军里出了名的银甲小将军,自从军起从无败绩,也是父亲沈观山手里最锋利的剑,经常配合大哥和二哥的计划,作为突击前锋以及伏击将军,冲在最前线。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有沉稳老辣、熟知边关情形的主帅,沈观山亲自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