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萧何的后背已是浸湿了一层冷汗。
刚才他有意提及刘邦之子,本就是想走个后门,引起公子好奇,再说说是故人之子,搞不好,公子还能给刘盈封个一官半职。
否则,刘邦请自己的好酒,岂不是浪费?
故人之子,在自己身边当个随从,如何说也说不过去。
奈何,大秦的律法便是这样,想要入仕,要么你建功杀敌获得爵位,要么你考入太学。
像萧何这等地方的小吏,直接调往咸阳的,还是极少数。
见萧何跪在下面,浑身微微抖动,子婴便知道其想多了。
他立刻宽慰道:“别多心,这刘邦之事,也是其余人告诉我的。”
听了这话,萧何这才松了口气。
当初,公子去沛县选才,刘邦错过了机会,便只得留在老家,而萧何却是一飞冲天,入朝封侯。
若是让公子觉得,自己想要在朝内结党营私,那自己可就完了。
当下,他便补充道:“公子,若是不合适,我便让他回沛城。”
“不,你就留在身边吧。”
子婴可不是那么小气,时势造英雄,大父没有觅求长生之道,没有吃那些所谓的金丹,并没有早死,大秦也并没有灭亡。
除了行刺的陈平之外,子婴并没有去找这些人的麻烦。
在大秦海晏河清之下,这些人不过只是大秦众多子民中的一个。
现在想要造反?
恐怕和别人醉酒说出这个念头,当晚就会被人举报。
这大秦现在的生活,比之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谁会这么闲,跟你去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