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率大军击退外敌,得胜还朝。京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雷动,声声“林将军”饱含着敬重与感激,暖流淌入他心间。望着百姓们满是喜悦与安心的面容,林羽心中五味杂陈,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无数将士的牺牲换来了此刻的安宁,保家卫国的责任更重了,一刻也不敢松懈。
刚回府,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宫里传旨太监便匆匆而至,宣他即刻进宫面圣。林羽不敢耽搁,迅速整理好衣冠,奔赴皇宫。踏入大殿,他单膝跪地,声如洪钟:“臣林羽,幸不辱命,已成功击退敌军,特来向陛下复命!”皇帝面露欣慰,高声说道:“林将军此次战功卓著,实乃我朝之栋梁,朕定要重重赏赐!”一时间,朝堂上祝贺声此起彼伏。然而,林羽敏锐地发现,有几位大臣神色不善,眼中藏着嫉妒与不甘。他心中暗自警惕,朝堂局势错综复杂,自己立下大功,难免遭人嫉恨,往后行事必须万分谨慎。
退朝后,一位平日与他私交甚好的大臣,悄悄将他拉到一旁,忧心忡忡地说:“林将军,你此番立下不世之功,本是好事,可树大招风,有些人心生嫉妒,已在暗中勾结,企图对你不利,你务必小心行事!”林羽拱手致谢,心中决定要密切关注朝堂动向,不能让小人阴谋得逞。
回到府邸,林羽将朝堂上的异样告知苏瑶。苏瑶聪慧过人,略一思索,便察觉事态严重,主动请缨:“我在京城有些人脉,定帮你收集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罪证。”林羽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既感动又担心,感动于她的支持与勇敢,又怕她卷入危险之中,但当下局势紧迫,也只能依靠她的帮助了。
数日后,苏瑶在城中一家不起眼的茶楼与线人接头。她提前半个时辰到达,选了个靠窗且隐蔽的位置,点了一壶茶,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看似悠然,实则时刻留意着周围动静。线人到来时,先是谨慎地在茶楼门口张望一圈,确认无异样后才快步进来,坐到苏瑶对面。
线人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纸包好的小物件,看似随意地放在桌上,低声道:“东西都在这儿,可费了不少功夫。”苏瑶微微点头,不着痕迹地将一锭银子推到对方手边,轻声说:“多谢,日后若还有消息,价钱好说。”
回到府邸,苏瑶迫不及待地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几封信件和一些零散的记录。她仔细翻看,脸色渐渐凝重。原来,朝中几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因嫉妒林羽的战功与皇帝的赏赐,竟与之前被击败的边境残余势力暗中勾结。他们妄图趁林羽立足未稳,制造混乱将他扳倒。更严峻的是,残余势力联合了北方新崛起的强大部落,正在边境集结重兵,准备再次进犯。
林羽听闻,怒火中烧,但他迅速冷静下来,深知冲动无济于事。他连夜进宫向皇帝密奏,皇帝听后龙颜大怒,猛拍龙案:“竟有这等叛国之事!林将军,朕命你即刻整顿军队,全力应对边境危机;朕也会派出密探,彻查朝堂内奸!”
回到军营,林羽全身心投入军队整顿与训练。他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巡视营地,与士兵们一同操练,亲自指导改良武器装备。他根据敌军可能的战术,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传授士兵们应对技巧。士兵们见将军以身作则,士气大振,纷纷表示愿追随将军,拼死守护家国。
苏瑶则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利用自己的人脉和智慧,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她巧妙地伪装身份,出入各种场合,从达官贵人的闲谈中捕捉线索,再顺藤摸瓜,收集奸臣与外敌往来的铁证。每一次收集情报,她都小心翼翼,生怕暴露身份,但一想到能帮林羽扫除障碍,便充满了勇气与动力。
终于,苏瑶不负所望,成功获取了奸臣与外敌勾结的关键信件。林羽将证据呈递给皇帝,皇帝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将涉事大臣一网打尽,朝堂内的危机暂时得以解除。
解决朝堂隐患后,林羽率领大军日夜兼程奔赴边境。抵达前线,他顾不上鞍马劳顿,立刻带领精锐斥候乔装侦查。经过仔细勘察,发现敌军不仅兵力数倍于己,还配备了从西域购来的先进攻城器械,实力远超想象。林羽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但他毫不退缩,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和冷静的头脑,开始谋划破敌之策。
针对敌军情况,林羽制定了一套周密的作战计划。他挑选出一支由死士组成的精锐部队,让他们伪装成商队,携带大量易燃物,潜入敌军后方,伺机破坏粮草辎重和武器储备,以断敌军后援;同时,在正面战场,利用边境险峻的地形,设置多道坚固防线,挖掘陷阱,布置拒马,准备诱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