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

    时津感到满足,认为这就是他人生的价值所在。

    可渐渐的,随着学业递增,他开始觉得累了。

    但他不能说出口,因为一旦说出口,就代表着,他在妈妈那里唯一的价值岌岌可危。

    他习惯性的不说,而同时,也没有人来过问。

    等到时津终于负荷不住,想要卸重,想要从妈妈这里得到安慰时,却只从妈妈这里得到了批评的严厉的反馈。

    于是他内耗,焦虑,压抑。

    压抑到情绪有些扭曲,控制不住用行为去释放自己内心的恶意。

    譬如。

    他在明知道楚怜误会他是富家公子时故意不解释,而是在看楚怜一手烂牌打得细碎,对他期待值达到最满时,毫不犹豫的戳穿。

    看到楚怜脸上错愕,震惊,后悔的神情。

    他感到一丝平衡。

    就那种,她比我,还要惨的心理。

    再譬如。

    他故意去问书舒竞赛题目,霸占书舒的时间。

    没有别的目的。

    因为他这么做导致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惹书令晨情绪不快。

    当然,还有他不愿意承认的部分。

    他嫉妒又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