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津笑道:“绝非此意,在下二人只是一介武夫,老夫人如此看觑,在下心中感激。从军之人一入大营便应该以营为家,以士卒为家人,以身作则。”
谢道韫点头道:“既然如此,老身不敢阻拦,只是二位大恩难报万一。些微黄白之物请二位不要推辞。”
说着一个家人送上一盘金银,何越道:“在下二人颇有点盘缠,老夫人给予我二人落脚之地,已经感激不尽,这钱财请老夫人收回。”
谢道韫见两人不收只好作罢,让王桢之陪同二人前往京口戌卫所禀到。王桢之满口答应。
京口戌卫所位于江北,坐船渡过大江之后便到戌卫所。有王桢之这个识途老马带路,何越梁津二人很快就见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此次北上东海郡的统兵宣威将军谢羽。
这个谢家子弟年约三十,身材高大,气宇轩昂,颇有种军人的风采,这令梁津何越放下心来,知道自己的顶头上司不是那种酒囊饭袋。
谢羽看到他们之后,第一句话既不是跟王桢之打招呼也不是跟何越梁津二人打招呼,而是朝何越问道:“你手里的枪不是我谢家珍藏的两刃枪吗?怎么在你手里?此枪乃不祥之物,用必妨人。”
何越笑道:“今日我去了一趟贵府,只是替一个人捎个口信,家主便将此枪送与我。我当用此枪饱饮胡人之血。”
谢羽微微一愣,听说是自己的家主将枪送给别人也无话可说,接着朝王桢之问道:“桢之兄,这二位就是你所说的那两位?”
“正是。”
谢羽转身朝何越梁津问道:“琰叔的举荐信带来了没有?”
梁津忙掏出谢琰的举荐信双手呈上。谢羽看过之后朝王桢之道:“既有琰叔的举荐信,跟我们谢家又有些关系,又得桢之兄大力推荐,这两人我会关照,桢之兄请放心回去。”
王桢之点头道:“如此有劳羽兄。”
“不敢不敢。”
将王桢之送走之后,谢羽朝二人问道:“你二人曾在太湖与孙恩流寇交过战?”
“是。”
“从琰叔的举荐信上看,你们在太湖似乎有不少人手,都是你们自己招募的?”
“确实如此,我们二人适逢孙恩作乱,高家庄出资让我们招募乡勇保护地方安宁,之后孙恩袭破会稽,流民日众,我们收拢了一些地方上的壮勇,保太湖安宁而已。”
“看来你们颇懂行伍,既然如此先任你们为昭武校尉,各统步兵千人,就地训练士卒,随时北上东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