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把马车停在了门口,招呼一声,没一会儿就出来了好几个知青。
见来的是李天明,知青队长谢建设连忙递烟,他们来的早,自然知道李家是村里的大姓,李天明更是他这一辈当中的头面人物。
虽说昨天的事,他们私下里没少议论,还有人笑话李天明倒霉,却没人敢当着他的面提。
“天明,快进屋,刚做好饭。”
李天明接过烟,立刻有人帮着点上。
“不麻烦了,又来了六个知青,等会儿帮着安顿一下!”
谢建设这才注意到车上放着行李,还有粮食,不禁面露难色。
不光村里人不欢迎新来的知青,就连他们这些老知青也一样。
李家台子的知青点虽然宽敞,可已经住了十三个人,再来新人的话,肯定会变得更加拥挤。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
粮食怎么解决?
车上放着的是新知青的口粮,但距离年底分粮,还有三个多月呢,就这么点儿粮食肯定不够吃。
到时候,新来的知青把口粮吃光了,饿着肚子,他们能眼睁睁的看着不管?
“天明,今年怎么来了这么多啊?”
多吗?
下午在县公社,李天明亲眼看见,有一个村子带走了十几个知青。
李家台子只分到六个,肯定是李学庆在县里开会的时候拍了桌子。
李家不光在村里是大姓,在永河县也一样,李学庆开了口,就连县革委会主任都要卖几分薄面。
“别不知足,来都来了,还能送回去啊?再来几个人,帮着搬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