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两个秦王照骨镜被祭出,在六丁神火之下逐渐合二为一。
“礼赞赞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请大帝允许我等瞻仰帝王封禅之风采!”
这话完全是请求,用接地气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哥,你给我说说你最牛逼的那几年吧!
很快,那方秦王照骨镜就脱离了苏云控制。
镜面中画面不住变化,但却终究归于沉寂。
不知道是那些泰山封禅的帝王不愿意显露真容,还是他们不忍去看此刻的华夏大地。
就在苏云心中暗暗叹息之际,耳边忽然传来了一阵秦风。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廿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黎,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颂功德。”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后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于治。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
“……”
那声音滚滚浩荡,宏大至极的帝威直烙在场中所有人心神之上。
那声音落罢,众人还未从那震撼中回过神来,就听到似乎有人弹击着古剑,嗓音沙哑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那是源自于千载之前的声音啊。
那声音并不算好听,只能说沧桑,如同黄土高坡上的秦腔一般带着豪迈和铮铮之声。
随着那声秦风落幕,又是有人吟诵道:“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兢兢焉惧弗任。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修祀泰一,若有象景光,屑如有望,依依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而后禅肃然!”
言罢,又有狂徒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歌声大气爽朗,自有一股仗剑快马纵横驰骋的意志。
不过曲调却与之前的秦风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