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都是大学教授,又如何会尊崇唯读书论呢?
一般尊崇为读书论,教出书呆子的,大部分都是家庭环境稍差的,父母学识不高,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以至于出现这种病态的教育方式。
而显然,王家并不属于这种情况。
王浩宇七岁就能自理生活,并且还很自律,即便父母不督促也依旧会在家努力学习,按部就班。
“这就是天才吗?”
“慕了慕了。本来以为李飞已经算是很乖了,可这人和人不能比啊!”
“小浩宇真棒啊,学习好就不说了,还这么乖。”
“家庭真就是太影响教育了,严格管理并不代表着病态,这才是真正的社会现实啊!”
“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教育观念,更好的培育方式,更多的父母陪伴,错的不是李飞,错的是整个社会!”
“.......”
看到这一幕,有的人羡慕了,有的人沉默了,有的人陷入了思考。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真的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这是一个很现实且无法逃避的问题。
富人的孩子不一定是败家子,穷人的孩子也不一定是金凤凰。
之所以人们会存在固有的印象,不过是幸存者偏差罢了。
一千个富二代里有一两个败家的,大家就会将所有人都归纳为败家。然而却忽略了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按部就班继承家业,开拓不足但守成有余,哪怕再不济,现金放银行吃利息都足够颐养天年了。
道理相同,人们只能看到寒门之中猛地出现了一个状元之才,但也会下意识忽略那基数巨大,泯然众人矣的穷人家孩子。
是他们不努力吗?
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