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
谢三宾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高价,将辽东复州盐场“卖”给了两淮商人。
卖字之所以打引号,是因为并非真的卖了。
而是卖出去一段时间。
换言之,将盐场承包给了盐商。
时间一到,盐场的经营权又会回到朝廷手中。
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谢三宾顶着弹劾和骂名将此事办妥。
一天后,两淮盐商将银子送到了户部。
户部立刻拟定公文,并会同兵部一起上书请求出兵朝鲜。
出兵朝鲜的事太大了。
此举瞬间在朝堂和京师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必须出兵朝鲜!斩草除根,否则祸患无穷!”
“建奴已经逃到了朝鲜,完全可全可以让朝鲜人对付建奴,如果不行再起兵剿灭!”
“朝鲜人早就成了建奴的走狗,岂会对付建奴?”
“朝鲜人屡次遣使进京要求归附咱们大明,这还不能说明什么吗?”
“就算朝鲜人愿意对付建奴,可他们根本不是建奴的对手,否则也不会把咸镜道借给建奴复国!”
“还没打呢你怎么就知道朝鲜人不是建奴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