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国营饭店,刘大厨就带着宋书晚一起到了粮食局。

    现在时间还早并未下班。

    粮食局的门卫认得刘大厨,点头哈腰聊了几句,然后就放他们进去了。

    宋书晚诧异地看了眼刘大厨,看样子刘大厨也没少来套近乎啊!

    两人径直走到了刘兴华的办公室。

    刘兴华对宋书晚已经没什么印象了,见到刘大厨带着一个稍微有点眼熟的小姑娘来,好奇问道:“你怎么这时候来?找我又什么事?”

    刘大厨把宋书晚买来的东西都递给了刘兴华:“上次的野味就是这姑娘送给你的,怎么吃完就忘了?”

    刘兴华这才一拍脑袋,歉意地笑了笑:“瞧我这记性,还真的忘了。”

    他低头看了眼刘大厨手里的东西:“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东西不是我买的,是这姑娘买的,她有事想请你帮忙。”

    宋书晚立刻笑着道:“刘主任,是这样的,我最近开了个饺子铺,生意倒是不错,但食材成本偏高了点,所以我想找你买些面粉,你放心,我一定会按着你们卖个外头的价格付款。”

    粮食局是一手商家,只有找一手商家,这样才能拿到最低价。

    刘兴华皱了皱眉,示意他们都坐下:“其实这也不是难事,只是这些都必须走正规程序,否则我也不能给你。”

    宋书晚见他并未为难自己,就知道今儿自己带着刘大厨来是对的。

    “那是自然。只是我是想做长期顾客,而非只买一两次,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先签一年的协议合同。”

    宋书晚来之前就已经做好计划了,如果能谈成,那就要签长期合同,这样才有保障。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签个五六年协议,是因为她也害怕饺子生意后面做不成。

    改革开放以后,新奇的产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饭店也会推出各色各样的美食,饺子也不再是人们需求的唯一美食了。

    她先签一年,看看饺子生意能撑多久,如果还能延续,那再签几年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