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大秦的荒地多,只要各国百姓在原国混不下去了,就可以去秦国自己开垦一块土地,从此你就是这块土地的所有人,你就是大秦的百姓。
在楚国他们是百姓,在秦国,他们也是百姓。
更何况秦国还有首级制度,他们还有机会摆脱百姓的身份,冠以爵位。
贵族们和原本六国的臣子们,看待事情比百姓看的透彻一些。
百姓只看到了秦皇帝对他们与大秦人一般,一视同仁。
而原六国的臣子和贵族,则看到了更多,看到了秦皇帝对他们发出的信号。
如今胡亥站在这里,就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一,大秦又要开战了。
二,大秦准备启用这些六国的百姓和军士了。
三,大秦可能不想放任这些余贵,既在秦国拿着贵族的架子占尽了便宜,又打心眼里看不上秦国,不归顺秦国。
现在秦皇给了他们选择,是选择从今之后效忠秦国,继续做他们的贵族,臣子。
还是选择继续效忠旧国,等待秦皇的秋后算账。
于是贵族们和那些臣子们,心里都有一杆秤。
至于那些故事,三皇的故事,他们有没见到金发碧眼的人,哪里知道是真是假。
贵族和臣子们,第一日不给胡亥开门,张继仁陪着胡亥站在街上说了一天。
第二日胡亥一起床,嗓子都是哑的,张继仁见状,就想劝阻胡亥。
“在下是大秦的皇子,出门代表着大秦皇室,我想,既然父皇将我派到这里,就足以证明父皇对我的期望。”
胡亥目光坚定的看向张继仁:“我又怎么能遇到一些挫折便放弃呢?”
“我不能辜负父皇对我的期望,我定会以仁德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