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个储记,阿茂明显脸色严肃了很多。
同时,他也把自己的声音压的很低。
“几位姐姐,在内地行商是什么规矩我是不知道的。
但要是在左海这里,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想在左海占有一席之地,那肯定绕不过储记的。
特别是想做生意,想把生意做大的,那就更不能忽视储记。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吧!
去年的时候,内地也来了一个行商,从内地弄了一批货物过来。
有丝绸,茶叶,还有一些瓷器。
他想通过左海这里把货物卖到番邦去。
大渝的货物好卖,特别是在番邦那里,不管什么东西都很好卖。
那个行商应该是想好还赚一笔的。
他在海贸署那里办齐了手续,然后就等着把货物卖出去了。
他没有去拜储记的码头,没有任何表示。
整整十天,他的货物在码头没有船接,没人肯把船给他用。
不是别人不想,而是储记的人发话了,谁要是把船给这个行商用,那就是和储记作对。
就这样,那人的货物在码头那里堆了十天,就是找不到船。
原路运回去也不可能了,那样代价更大。
后来没办法,那个行商只能把手上已经办好手续的货物低价卖给了另一家商行。
在他拿着卖了货物的银子想在左海这路买点番邦的货物回去卖,弥补点损失的时候,储家有人出来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