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P小说馆>网游>大明求生记 > 第三百四十一章 死在任上
    正当广西的剿匪进入到了深水期时,御史钦差孔镛因解决兵员的问题,突发疾病死在了半道上,大明宣宗朱瞻基起规定,官员在职死亡,由驿站车舟送柩回乡。从此以后,由公家车船送柩回乡成为明代的制度。

    人死为大,对于像孔镛这样级别的朝廷官员,又是死在任上,朝廷一般比较宽容,死后也能官升一级,还有谥号,这些官员去世后,朝廷为了表示恩宠,通常会给死者追赠官职。对于皇帝来说,这也是最划算的交易,因为谥号是给死者的。它不会占用现有编制,因此,追谥官职是最常见的荣誉。

    一般官员去世后,其职务会按照之前的职务加一级,如道官加巡抚、巡抚加布政使、尚书加大臣等。到了尚书级别,不会加协办学士、学士,而是加一些荣誉性的假爵位,也就是贡姑的爵位。比如,按照惯例,《尚书》会加上太子少保、太子少府、太子太子的称号。还有太子、太师等。类似的这样的例子在《明史》中就有很多的记载比如:吴山曾“召为南京礼部尚书”,死后“赠少保,谥文端”;陆树声当过礼部尚书,退休后加太子少保,死后“赠太子太保,谥文定”,等等。

    大明文官生前的俸禄虽然很是清贫,死后却有抚恤银两,各品级也有具体标准,包括祭银和葬银,一品高官还有建碑银。如一品祭银25两,葬银500两,建碑银350两;二品,祭银20两,葬银400两,直至九品祭银2两,葬银1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