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陛下,末将早年就是三大营的人,当初和清兵交过手,清军个个都是人高马大,而且手里还有不少咱们大明的火器。”
“麾下的八旗军和蒙古军更是一个个骁勇善战,朝廷若是和清军硬碰硬,只怕胜算渺茫!”
听到这里,朱由检眉头一横:
“来人,把这个贪生怕死的人给朕拉下去,杖责三十贬为庶卒!”
其实这些将领能够说出南迁的话来,朱由检是能够理解的。
眼下的形势,如果吴三桂投降的话,那对于整个朝廷还有明军而言,的确是无险可守。
而且清军大多都是骑兵,而且不乏重骑兵,对于明军步卒而言,那就是降维打击。
除此之外,明军最有优势的也就是火器营,但这也是之前的事了,而今的清军在皇太极的经略下韬光养晦多年,加上晋商的暗中帮助,早已经有了大批的火器和明军抗衡。
以综合来看明军在清军面前的确胜算渺茫,这些将领提出南迁的提议倒也是合情。
但是这些将领臣子不知道,可他朱由检再清楚不过。
普天之下,凡是想要偏安的朝廷和政权,从没有所谓的东山再起卷土重来的可能,唯一的宿命就是灭亡。
南下的这个念头绝对不能生。
“秦总兵,南迁的说法,你意下如何?”
听到朱由检的询问,秦良玉却是眉头紧皱。
“末将以为,南迁实不可取,眼下北边虽然有清兵,但我军尚且还有一战之力,眼下两军尚未交战,孰胜孰败尚未可知!”
“可倘若南下,一来朝廷没有根基,即便是到了南京,那也是不比北京有根基。”
“再者,南边也是匪寇动乱不断,各路商贾藩王早有不沉之心,西南张献忠眼下更是势大,南迁的话只会让朝廷的前途更加扑朔迷离!”
朱由检听了秦良玉的话,重重地点了点头: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身为大明天子,绝不可能学宋朝偏安,丧权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