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在,清军看到我军战败,自然也就不会轻举妄动!”
听着马士英发牢骚,朱常洵一脸的怒其不争:
“倘若高杰将军战败,那我新朝,就可以坐等屠戮了,到时候,满朝文武,都要像他黄得功一样,被朱由检那个暴君鼎烹而食……”
听到这话,马士英赶紧进谏。
“陛下,高杰大将军手下的四镇兵马统计有二十余万,朝廷兵马拢共也就才七万,我军怎么可能会败?”
马士英此话一出,其党羽也都跟着附和起来。
本来还因为得知黄得功被鼎烹的消息惊恐的朱常洵这才稍稍镇定下来。
就在群臣喋喋不休吵个不停的时候,大殿外就冲进了一个兵卒。
“报,陛下,大事不好了,高杰将军大败,朝廷军队已经过中都凤阳,现直奔应天府而来!”
一听这话,朱常洵直接从坐下的龙椅上跌了下来。
马士英也是一脸不可置信地走到小卒面前,将其从衣领揪起来。
“你说什么?高杰将军兵败?高杰将军麾下二十万大军,怎么会败呢?”
闻言,小卒赶忙挣扎着将手中的塘报呈上。
“我军在和朝廷大军作战的时候,军中发生了哗变,不少将领直接率军倒戈相向!”
“高杰将军现在不知去处,这份塘报,还是从凤阳的驿站送来了!”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彻底乱做了一团。
“昨日的塘报不还说大军才和敌军打上吗?这怎么今日的塘报上面就说朝廷大军已经过中都了?”
“这昨日的塘报,要是从徐州发出算起,再到路上花费脚程,耽搁下来,最少也是好几日前的消息!”
“这朝廷的大军要是过了凤阳,那距离这应天府,就不足一两日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