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主子圣裁果断,王承恩心里也踏实不少。
可百官看着郑子昂拿着捐款文书走出去,满脸的肉疼,一个个如丧考妣,痛苦至极。
闯贼还没打过来的时候,他们早早就把一部分金银转移到了城外。
现如今府内留下的,是原本打算拿来打点叛军保命的。
这些钱要是被这遭瘟的皇帝拿去,等叛军入城,那他们就相当于没了保命的底牌。
文官们也十分清楚,皇帝说是借款,其实就是有借无还,和明着抢没什么区别了。
而且百官还不知道的是,那百官捐款文书上的捐款数额,刚才已经被朱由检全都改了一遍。
捐的多的,捐款数额直接改成数倍,捐款少的,直接改成十倍。
总之,朱由检是一分也不打算给这些无用的文官留。
等刮干净这些养尊处优的大臣,保卫京师,或许还有一线可能。
而原主崇祯做的最不对的一件事,就是和大臣们借钱。
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怎么可能舍得一毛?
若不是原主逼得急了,这些只进不出的东西只怕一两银子都不会拿出来。
也难怪闯贼破城前,原主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忠心为国的戍京军卒们数月没有拿到军饷,而一心谋私的文官们宁可掏钱给叛军,也不肯拿给他这个即将亡国的君主。
郑子昂出了紫禁城,一路上遇到不少乱军。
但因为贼首被斩,这些余孽也没什么气候,都是小股力量,很快被乱刀砍死。
杀了一路,也搜了一路。
而这些文官的家属也一个个十分警惕,在郑子昂拿出捐款文书的时候,百般阻挠,各种耍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