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开始,学子入座!”
随着宋典一声高呼,一众学子在宫中宦官及侍卫的引领下,跪坐在了各自的桌案前,而桌案上方,也已经备好了考核用的笔墨纸砚。
“此场考核题目,为吏治、富国、律法等,诸位学子,既可单选一题解答,也可多选回答,考核时长,限两个时辰……”
听到宦官宣布的考核规则,跪坐在人群当中的田丰不由神色一动。
同诸多有识之士一样,早在入场之前,他就已经通过天子此前的诏令,隐约猜测到了此番考核的大概题目,并着实下了一番苦功。
因此,当题目摆在眼前的时候,田丰心中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沉思片刻,田丰方才开始下笔:
“君欲治国者,当首重吏治,而吏若治,当以选贤为重。
何谓贤?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不待政而化。
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庶人。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能属于礼义,则归之卿相士大夫……”
其大概意思就是,贤能是不分等级次序的,有才能的人就要用,罪魁恶首就得诛杀,中庸之人需要好生教化。
一个人,即便他出身再好,没有真才实学就完将其贬斥;倘若对方有真才实学,就算出身寒微也应该予以重用。
在这道解答当中,田丰主要讲述了任人唯贤的主张,并突出了人人平等的理念。
解答完吏治的题目之后,田丰并未停下,继续解答起了富国的题目。
在田丰看来,国家想变得要富足,首先就要改变人们的思想,不能对商人及经商活动太过鄙夷和打压……
同田丰一样,其他自诩才学过人的学子,也是绞尽脑汁的回答着每一个题目。
这些学子的答案虽不尽相同,但其目标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一展生平所学,以期获得天子认可,将来为治世能臣、名垂青史。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然过去了两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