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会之在议事时添上去的那句话引发了道君的怒喝,赵鼎现在看这句话简直左右逢源,张德远栽不栽跟头都要念秦会之的情。
谁都不刻意挑明,但是好像谁都知道了,急于借龚家城失利给张德远扣帽子的人——是赵鼎。
雁翎提供的情况对张德远、吕元直很有利,道君的恼怒来的快去的也快,而且非常利索的从滁州之事中摆脱出来,一转脸儿,他又回到不问军事的一贯做法上去了。
赵鼎听说,新晋金紫光禄大夫李纲,从荆州给道君上了奏章,内容不知道,但道君立即下诏晋封乔贵妃为西宫皇后,郑后为正宫,韦后为东宫,乔后为西宫,三宫全了。
道君在以这种形式告诉所有人:龚家城的失利不算什么,根本干扰不到他的心情和生活,他有自己的事,而且对滁州极为放心。
这件事意义非凡,建康升平而喜庆,对稳定人心尤其稳定张德远作用不可估量,真是一招王顾左右而言他的妙手。
升后要有排场,有隆重的仪式和庆典,花大钱,听说道君和韦后亲自召见了康王府的雁翎,大笔的钱随即就不是问题了。
所有人都在忙,庆典更离不开礼部侍郎秦会之,只有赵鼎好像被人晾起来了。
他感觉必须有所突破,不能再这么不死不活的捱下去了。
赵鼎是康王去韩州以前提起来的御史中丞,自认为也是康王殿下的人,而且赵鼎一向主战,没什么好怕的!
恰在此时,赵鼎突闻韩世忠的大舰正在匆忙的往江这边接人,都是从滁州撤下来的!
这不全都被赵鼎言中了吗!我倒要看看要不要调张伯英过来!赵鼎强忍着冲动不去议论这件事,也不再就这件事与道君进言。
秦会之在筹备庆典的空档,还特意来拜访赵中丞。
礼部侍郎虽然有了一座展现他才能的巨大舞台,但在赵鼎面前依然挂着谦恭的表情,他对赵鼎说,“其实在议滁州事时,下官极想帮一帮赵史台,”
他透露给赵鼎,“升乔后的谏议是李纲发出的,而且他觉着李纲正是得到了韦皇后的授意,不然怎会不早不晚,从荆州那么远的地方专提此事。”
这倒是个很特别的情况,赵鼎连忙问,“秦侍郎你因何这么断言呢?”
秦会之凑近来,压低了嗓音道,“下官前不久也与老官家提过升乔娘子为后的事,但被官家驳回了,由谁来提议升后,真是微妙的很!微妙的很啊!”
结合李纲由银青而升金紫,虽说是个寄禄官,却也不是谁想要官家便肯给他的,那是身份、资历和官家倚重的象征,赵鼎陷入了沉思……
秦会之动情的对赵鼎说,“下官携夫人逃出虎口来到临安,若非赵史台亲自引我去大宅,将我推荐给官家,会之不会有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