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要恢复到靖康年双方议定的边界,赵桓割让三镇有历史依据,刘彦游死了但字可没毁,地方还要归我大金。
这是第二条。
每年宋国给金国岁币……老杜去了要见机行事,昏德公硬气就少要点儿,要是还像以前那么软可以多要一点儿,数目可由杜公美灵活掌握,在每年五万两至十五万两之间波动,茶绢先不要了。
这是第三条,一看就有些外强中干。
有人说,“摄政王,这些条款好像是我们大胜了,这,这,合适吗?”
宗干道,“杜公美人还没到建康呢,我们总不能先降了身份弱了气势,宋人我懂,一听这个‘和’字他们的脑瓜子就不会转了,敢不和?不怕我一生了气年年骚扰他们?”
有个太学站出来说,“建康我有个昔时同窗说宋国此时又是权臣当政了,那么他在外边的将帅不可能再立什么大功,摄政王一定要有信心。”
摄政王说,“我有的是信心,给我岁币我更有力量随时南下。”
有个大臣说,“议和就要请宋国放吴乞买回来吧。”
完颜宗干可没这个想法,吴乞买一回来就等于祸害回来了,自己辛辛苦苦培植起来的势力抵不过吴乞买往那儿一坐,但宗干又不能明言反对。
他点着头说,“那就给杜公美再加个第四条:如果大皇帝舍得离开临安舒适的生活,赵佶得将他和所有的后妃礼送回来,差一个人也不行!同时还要在先期议定岁币的基础上,每年再加上二十万两,做为先皇帝一家在上京的生活费用!”
所有的异议终于平息了,杜公美胆颤心惊的从大同出发。
……
张伯英丢了帅旗,消息随着四太子的密信一同被秦会之知道了,可是秦会之不能跑到道君面前去说,不然道君一问他消息哪儿来的他就说不清了。
这个也好操作,总之道君不久便知道了。
张伯英按旨出兵的满足感还未消失呢,道君就要面临乱指挥的指控,没有人敢明着说官家,不表示人家背地里不嘀咕。
枢密使张德远就问,“不知太上怎么处置张伯英?他遵旨没错,但失旗是大错,臣从未闻帅旗离开大帅的,中岳大军被金军全歼了还是怎么的?”
道君沉吟着,张伯英还是年轻气盛,让张伯英出兵的旨意是道君下的,遵旨的人若被重惩的话,以后谁还听道君的旨。
他看秦会之时,内心也在游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