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善自己的意思,赵桓又道,“假如这些人才出龙潭又入虎穴,九哥这么大的努力将会白费,而我大宋再也经不起同样的厄运了!”
吴娘子忍无可忍,说道,“九哥肯跳入龙潭里来,才有这么多人跳出了龙潭,国事飘摇而他是一国之君……若讲全局他不该来这里,那样的话大哥,你说的是什么全局?”
邢秉懿在舱室里听着吴娘子这番话,觉着句句直入肺腹,但这样不留情面的反驳赵大哥她可做不到,赵桓毕竟曾经坐过皇位,又是同辈中年龄最长的人。
可是吴娘子不这么说又能怎么说?
吴娘子道,“要么大哥你就领人先行一步,只要下了这艘楼船往东去三十里,便有两艘大舰在峡口里候着,谁要先走便由大哥领着去海边,但我不能走,一定要等到九哥。”
赵桓有些结巴,虽然还在辩解,但加了几分劝说的成分,“吴娘子……你们的大嫂,一个皇后的死,一直是大哥的耻辱……我不是为了自己,弟妹你想想,上万的金军如果将我们老老少少一起困住,即便我们等到了九哥,他又该有多少的麻烦、多大的累赘!如果我们去海边,他拼命也拼的没有牵挂……”
其实赵桓说的这番话,就是赵构三条对策里的最后一项,也是最令吴芍药纠结不已的一项。
在此之前其实她一直在害怕,害怕终有一时要亲口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此刻,吴娘子却像是有了明确的主张。
她对赵桓道,“九哥若不在了,我的世界也就不在了,也就管不了大宋的运数了,九哥在拼命,我为何不陪着他?最坏的结局也就如同埋在这里的殒国军士们,我觉着他们没有耻辱!”
扈三娘从另一艘楼船上返回,她已找到了太上,但是太上不想移船过来。
她回禀道,“太上说,此时此刻危情未解,请吴娘子不必专门为他分心,因为将来回到临安,有的是功夫叙话。”
吴娘子很感动,不觉间同赵大哥的抵触感也轻了。
岸边一直有人盯住金军的动向,不久便有消息报至:南岸又有金军抵达了五百人,此刻都集中五六里外的河边扎筏子。
赵桓暗道,你看看吧,对岸的金军还在添人,再迟疑下去恐怕就真的晚了!
张二哥的人偷偷划着小船接近金军,一直悄悄划到河心里,岸上灯笼火把的忙碌,斧锯声和人声嘈杂,没发现他们,因而这次看了个仔细。
回来的人说,南岸并非都是金军,正规的金军只有一千人,打着的是金国西路元帅卫队的旗子。
更多的人是当地百姓的打扮。
吴芍药低头想了想,自语道,“好吧……才一千人险些把我吓跑,我这便退到辽河里去,襄助河防,我不给九哥添累赘,离着他远一点,我也不让金军过河来给九哥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