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夫说,“我听皇上的旨意,皇上如果给我五百人马,我在东平渡的岸上等着他们,上岸一个,我把他打到河中一个,要是有一个叛军漏到皇上的马前来,我就仍去喂马。”
吴乞买又看蒲里衍,“四太子遇到这种情形会怎么做呢?”
蒲里衍没有主意,“皇上,四太子没遇到过这种情形,他总是让别人有这种情形,宋军把什么都算到了要在黄天荡全歼东路大军,可是最后怎么样了?”
有个人匆匆赶来给斜也报信,斜也离开了一会儿,吴乞买等着斜也,不时往临津倚的方向看。
难怪吴乞买如此,因为这支队伍目前所处的位置,确实很让他难受。
叛乱发生于皇上出巡的时候。
叛乱者力量强大,手握重兵,没有人敢小瞧叛贼拥有翻天覆地的力量,如果叛乱的起因是出于分权不公呢?那叛乱者的坚决与无情不必浪费精力多想。
皇上陛下看起来至高无上,但是他却离开了上京跑到了荒郊野地里来了,这是吴乞买最脆弱的时候。
如果吴乞买意外的死在出巡的半途,会怎么样?
赵构早就给吴乞买想好了:
上京的那些豪贵、元老和重臣们,在突然入主上京、地位和威望并不弱过先皇的大勃极列、兼国相元帅的面前,很可能连吴乞买的死因都不是首先要考虑的。
在突变发生的时候,谁的想法大致上都一样,安顿局势,尽快选择新主。
至于先皇吴乞买的死因,多半是大勃极列怎么说,他们便怎么认可,史官也会怎么记录。
顶不济还可以找个替死的,或者编一个意外:山崩,地陷,发水,急症,御驾突然惊了把吴乞买抛下来了……然后郑重其事的给吴乞买拟一个堂而皇之的庙号,再给吴乞买弄一块漆金的牌子供着。
赵构只是个小小的蒲里衍,他知道自己不便说出左右吴乞买的话来,他只能万分焦虑,替吴乞买担心,等待吴乞买垂询一些具体的问题。
吴乞买不问他,他就神色焦急的检视自己去而复回的过程,有没有给在场的人带来疑问和怀疑,看来并没有。
他在回去的时候突遇了叛情,首先想到了皇上的安危,派着皇上最欣赏的人回来给皇上报信,然后又组织了抵抗,把身边寥寥的一百骑兵留下大半御敌,只带着二十个骑兵向皇上补报最新的消息,听他的指示。
赵构面带焦虑,以此掩饰着内心的激动,吴乞买你怎还不决定,留给你的选择和时间都不多了。
堂堂的金国皇帝丢下这些没马、没车的队伍先往逃上京,狼狈还在其次,就是路太远,真不一定逃的掉。